^_^简约而不简单!欢迎来到梅卫平の阅览室!您是第 位访客^_^

🌱 VIP绿色通道

(一)常用检索: 1. JCR-IF查询路径一, 路径二, 路径三      2. CiteScore-IF查询     3. SCI期刊检索     4. 中科院分区查询路径一, 路径二     5. SSCI检索     6. ESCI检索     7. EI检索 (备用)     8. ISTP检索
(二)ESI检索&Nature Index查询: 1. ESI查询      2. Nature Index查询      3. Nature Index Journal列表
(三)基金查询入口: 1. 国自然官方查询     2. 国自然梅斯查询     3. 国自然科学网查询
(四)备用网址: 1. 梅斯SCI期刊智能查询     2. 论文被SCI收录情况查询方法     3. CSCD期刊检索     4. 中国知网检索     5. PubChem     6. ChemSpider     7. 科研者之家     8. 爱科研

某某理论,某某效应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 空船理论: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1a2b96c63d51

这个故事是出自庄子的《山木》中的“方舟济河”,这是一篇极富道家哲学的寓言。
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前面一只船正要撞过来。
这个人喊了好几声没有人回应,于是破口大骂前面开船的人不长眼。
结果撞上来的竟是一只空船,于是刚才怒气冲冲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庄子因此得出一个结论:“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意思就是不要太自我、太自私、太把自己当回事。
一个人如果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太把自己当回事,那么就很容易与别人起冲突。
一个人如果不把自己当回事,不以自我为中心,放下自己为是、放下偏见和无用的面子,谁又能伤害他呢?


  1. 鸟笼效应(Birdcage Effect):你是不是陷入二选一的困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57247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一不小心撞破了头,贴着OK绷就上班去。同事们看到后都问你怎么了。本来是非常小的一件事,你却为此解释了上千遍,最后烦得干脆撕掉OK绷。
这可以用心理学上的鸟笼效应来解释,当人们掉入了空“鸟笼”里,就会莫名其妙地被鸟笼牵着走,不断找东西企图填满它。
你是想扔掉鸟笼还是养鸟?

心理学上著名的鸟笼效应是来自于一个非常有趣的打赌,它是由哈佛大学的教授詹姆斯发起的。

1907年,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两人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放进笼子里。

当有一个空鸟笼的时候,人们就会陷入这样一个奇妙的效应里,最后选择买一只鸟放进鸟笼或者直接扔掉鸟笼,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心理效应称之为鸟笼效应。

这种奇妙效应的产生首先是因为人们的惯性思维。当有一个空鸟笼,人们就会认为这个鸟笼养过鸟。当有一个烟灰缸,人们就会认为屋主抽烟。这些都是出自于人们对事物的惯性认知。
当不符合惯性认知的人受到其他人的质疑,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压力,最后会选择摆脱压力源,或者是从众。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也会给自己在心理上制造一个大鸟笼,然后不断地去填满这个鸟笼。
比如说,当你完成了手头的工作,而下班时间也正好到了,可是当你看到别人准备加班,你就会不由自主地留下来加班,哪怕没有什么事情需要现在就干。
因为你给自己预设了一个大鸟笼,这个鸟笼就是:没有加班会显得自己不够勤奋。因为这个鸟笼,所以你把自己填了进去。事实上,按时完成工作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表现。到了指定下班时间离开也是合理的行为,所以“没有加班等同于不勤奋”是人们给自己预设的牢笼。

启示一:

看到鸟笼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鸟,这就是人们的惯性思维。惯性思维是人们遵循之前固有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就像物体的运动产生的惯性。
惯性思维会使人们的思想固定封闭而形成盲点,缺乏突破和创新。有时,人们需要跳出限定自己的固有思维,才能使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

启示二:

身边那些已经被植入“鸟笼效应”的人,也会给你带来极大的心理暗示和压力。
鸟笼效应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即使你对事物的联系有很清醒的认识,没有被植入鸟笼逻辑,但是如果身边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逻辑,你就会成为那个异类,重重不理解的眼光就会给你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由于厌烦被人询问和被怀疑才买了鸟养着,人们通常太在意他人的眼光而形成心理上的压力,生活中人们太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论和看法,并且更容易记住一些负面的东西,造成自己心灵受到打击。可是现实是你的形象在不同人的眼里都是不同的,所以不要太在意,应该减轻外界对自己心理上造成的压力。

启示三:

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你认为合理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也许它还有另一面的解释。看待事情时需要考虑它的两面性或者多面性,多思考,通过不同角度,会获得不同的信息。

德国一个造纸工人,在生产一批纸时不小心弄错了配方,结果,生产出了大量不能书写的废纸。他被工厂解雇了。正当他心灰意冷时,他的一位朋友安慰他说,事已至此,你只有看看能否从错误中找出有用的东西
这句话启发了他,他很快就发现这批废纸的吸水性相当好,可以用来吸干家庭器具上的水。他把纸切成小块,取名“吸水纸”,在市场上出售,结果相当抢手。
因为这个错误的配方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他就去申请了专利,成为“吸水纸”的发明者。


  1. 破窗效应: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破窗效应”源自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做过的一个“偷车实验”,将两辆一模一样的轿车分别放在一个环境很好的中产阶级社区和环境比较脏乱的贫民区,结果发现贫民区的车很快被偷走了,而在中产阶级社区的另一辆几天后仍然完好无损;如果将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的天窗玻璃打破,几个小时后,那辆车也被偷了。
后来,在此实验基础上,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有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


  1. 聚光灯效应(Spotlight effect):你的缺点,其实别人没那么在意

链接:https://news.mbalib.com/story/244253

1999年,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汤姆·吉洛维奇(Thomas Gilovich)和美国心理学家肯尼斯·萨维斯基(Kenneth Savitsky)在期刊上发表「聚光灯效应」的实验,验证了人们总认为自己是一切的中心,是所有情境的焦点:
他们要求受试者穿上印有过气歌星头像的T恤,走进已有5人的房间。研究人员先询问穿T恤的受试者,觉得有多少人注意到身上这件有点糗的T恤?再去问另外5人是否注意到T恤上的头像?结果显示,「穿T恤的学生」觉得有5成以上的人都注意到他的衣服,但是针对其他5人的调查,却只有1成看清楚T恤上是什么图案。

季洛维奇和萨维斯基由此推论:人们太在乎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以为别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这就是聚光灯效应。

例子: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今天特地打扮一番,甚至改变了一款发型,穿上了一件新衣服,洗了澡吹了头发,出门觉得意气风发,但是一天下来,觉得似乎并没有什么人注意到你,也根本没有人向你提起这件事,甚至是问自己最好的朋友、男女朋友,自己有没有什么变化的时候,他们也支支吾吾答不出来。

又有的时候早上起床,你发现自己的头发有点乱。搭车上班途中,你觉得全世界都盯着你的头发,逼得你一路梳理、按压,到了公司后,还低头冲进座位,不敢多看同事一眼。

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就有过异常尴尬的时刻。我们曾经问过愚蠢的问题,做过愚蠢的事情,还有过愚蠢的回答。到后来意识到自己犯下的愚蠢的错误,于是,就对它无法释怀,总觉得那些丑态百出的样子会永远成为别人的笑柄。

这些事情,都指向了一种心理学现象:聚光灯效应,又称焦点效应,
它的表现是,我们会普遍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换句话说,我们很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以至于我们倾向于认为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比别人实际给予的关注,要多得多


  1. 责任分散效应(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跳出怪圈,积极担当责任

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
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
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
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
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沉默成本(Sunk Cost):坚持是一门艺术,“及时止损”更是一门艺术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85195167

指由过去的决策造成的已经产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即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

例子:

假如你花7美元买了一张电影票,你怀疑这个电影是否值7美元。看了半个小时后,你最担心的事被证实了:影片糟透了。你应该离开影院吗?在做这个决定时,你应当忽视那7美元。它是沉没成本,无论你离开影院与否,钱都不会再收回。
你喜欢一个女神,天天献殷勤,请女神吃饭、看电影。然后女神对你说:其实,你是一个好人,但是我已经心有所属了。你之前献殷勤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成了沉没成本。

但是,人们经常对过去已经发生的损失耿耿于怀。有些所谓的坚持,只是因为讨厌已有的损失。所有的投入和损失都属于过去,你关注的应是当下。应依据事物的未来价值而做出理性的选择。止损是我们面对沉没成本犹豫不决时的醒脑丸。

启示:

  • 该止损就止损,学会放下,敢于半途而废。(坚持是一门艺术,及时止损更是一门艺术)
  • 尽量降低沉没成本。(从现在开始,理性做出选择,你的沉没成本将来会越来越低)

  1. 机会成本:选择大于努力,首先要有本事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85195167

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中的最大价值,即采取一个A方案而放弃B方案时,B方案可能取得的收益,就是A方案的机会成本。

例子:

比如你去找工作拿到3个Offer,一个月薪5000,一个月薪4800,一个月薪4500,你选择了月薪5000的,那么次优选择月薪4800的就是机会成本。
一个妹子同时被甲、乙、丙、丁追求,妹子最终选择了甲,后来甲月薪2万、乙月薪3万、丙月薪5万、丁月薪10万,这个妹子选择甲的机会成本就是月薪10万。

启示:

  • 做出选择时,要记得充分考虑下别的选择会怎么样,做出明智的选择,毕竟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 不考虑机会成本,会让人误入歧途。

  1. 边际成本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85195167

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例子:

现在你生产汽车,原本一天生产两辆,现在一天生产三辆,假设成本增加了10万,那么这10万,就是边际成本。
培训机构开一个10个学员公务员培训班,每个学员收费1万,租用一个教室费用2万、老师工资2万,其它各种成本1万。如果再增加1名学员,导致其它成本变成1万1,那么增加一名学员的边际成本为1千。
如果后一单位的效用比起前一单位的效用大则是边际效用递增,反之则为边际效用递减。在规模经济中,边际成本趋向于零的大多都是大生意。

但是我们学习掌握一样新技能的时候,其实是有边际效用递减的(通俗的说法就是开始学习的时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后来,收益值就越少),例如我们学会弹钢琴可能只需要20个小时,但是我们要成为一名钢琴家,可能需要20000个小时。

启示:
学习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后面投入相同的时间精力的收获会递减,学习一样东西,想明白你真的想学的是什么?要到达什么样效果?


  1. 边际效应: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边际效应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要素的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或收益。

例子:当一个人非常饿的时候,他吃一个汉堡,会感觉非常幸福;可能第二个的时候幸福感也差不多,很满足;当他吃到第4个、第5个汉堡的时候,可能有点儿不想吃的,这就是边际效应递减;当他吃到第10个汉堡的时候,可能你就真的撑的吃不下了,这会儿吃汉堡的边际效应为0,但是给他钱他可能还能吃(因为给钱又给让他有新的边际效应或收益);当他吃到第15个的时候,给他钱他都不吃了,这会儿吃汉堡的边际效应可能就到了负的阶段(给钱的正效应不足以弥补吃汉堡的负效应)。在经济学中,一般假设的是边际效应递减。


  1. 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1. 反馈效应

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及时了解,对学习积极性有强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心理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这则实验说明,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同。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及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好。


  1. 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
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
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


周边信息,一笑置之

  • 鲶鱼效应是假的,渔民不可能这么操作。
  • “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莎士比亚没说过,是中国人说的。


<已有 次阅读>

由于本文作者水平有限,文中如有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其它立场,欢迎交流合作!转载与分享请注明:本文源于 http://meiweiping.cn

^_^ 本文字数统计:5.5k 字